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虽说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会感觉轻松一些,但实际上,学生问题仍是班主任最大的困扰。本人借此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心理与行为问题较为典型的学生及处理方法
我将中职学校常见学生问题分为主要三大类型:一是不良行为习惯:二是因性格及家庭教育、社会因素、突发事件的引起心理问题。三是:学生家族精神、智力等病吏。下面就以我校学生心理教育案例与大家讨论分析:
11 级学生罗某某,男。第一个学期的表现总结。新生入校时,表现好,懂礼貌,尊敬师长,喜爱交谈,热情主动。并热衷参加集体活动,表现积极。就在入校一个月后,就开始陆续有同学反应该生的问题,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不良卫生的行为习惯,1、有自己毛巾、香皂不用,反而用同学的洗澡洗脸擦身,好几天不洗澡,不洗衣服。并反应其身上有皮肤病。2、喜欢在公共场合如教室内挖鼻孔,抠脚丫,乱吐痰。第二方面是据反应有偷拿同学钱的现象。第三方面是与同学老师交流有障碍是:答非所问,同学向其提出意见时不能接受,甚至大喊大叫。发展至最后,甚至是在与同学起争执时,由于过于生气,直接从二楼教室窗口跳下一楼。而后,该生逐渐受到班里同学的排斥,本人也开始出现失落、焦虑、痛苦、孤身一人的状况总是最晚一个进宿舍,晚上有失眠现象,半夜偷偷出宿舍在校园里乱逛。第四,学习方面也有困难,认真听课听不懂,也经常走神。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一是曾找过该生谈话,了解情况,但通过谈话教育有一定难度,因其答非所问,喜欢夸夸其谈。根据该生的表现,及班主任本人兼担任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相结合,进行了病情分析,对该生作出初步的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病情分析:
罗某某 16岁 样貌端正,身体健康,无家族精神病吏,健谈好表现。谈话语速偏快,逻辑思维不清晰,主次不分。心情较浮燥,有倾诉愿望。
1、 家庭情况:家住偏远山区农村,家庭贫困,父亲早年过世,父亲过世后,母亲离家出走。有两个哥哥,三兄弟生活工作由叔叔照顾。据本人反应,由于出来读书,害怕家里田地被人抢(因地域归属问题),感觉焦虑。
2、 个人情况:身体健康、样貌端正。青春期,有认知能力,健谈,谈话语速偏快,逻辑思维不清晰,主次不分,但愿意与人交谈。个性开朗,脾气稍急。
3、 社会功能: 来校后,病期为3个月,心理状态:感觉出现痛苦、焦虑、烦躁。身体无异常,有失眠现象。与班里同学无交流,总是孤身一人,感觉自卑、孤单。最晚一个进宿舍,半夜睡不着就经常在校园游荡。平时也经常与同学争吵。
4、主要病因:主要因家庭问题、与环境不适应引发,患者正处在青春期,加之其个性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而引发。通过对该名学生按照病情分析,根据郭念峰三原则,排除精神疾病,及许又新三标准,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对于该名学生采用的治疗方案与教育方法双管齐下,本人做了以下治疗与教育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法不是本文中心,只作大致的介绍):
(一)采用心理治疗手段:求助者中心疗法和认知识疗法
(二)
1、转移
通过转移该名学生痛苦原点的注意力,如其无法与班内学生交流,让其少呆在班里,鼓励其参加校园社团。主要目的引导其自我变得较为开放,(求助者中心疗法)有寻找另一个可以倾诉与相通的点。
2、纠正与引导
班主任要中间积极引导与纠正。引导的内容有:纠正其不良的卫生与生活习惯,教会其人际交往的技巧。有些难以纠正的行为必要时与家长共同教育,如其的偷东西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因为三兄弟全由叔叔照顾,怕叔叔压力大。钱不够用了不敢说,也不敢借。在与家长联系时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用词要注意。主要目的是让其自我得更为协调和认识自我(求助者中心疗法与认知疗法)。
3、 鼓励
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对该生愿意积极参加的事情 ,更要鼓励,并要做一些指导。这个过程目的是要使该名学生能更加信任自己,鼓励其参与到环境当中,适应环境,懂得自我接纳。(求助者中心疗法)
4、 放手
通过 以上的方法与过程,最终让学生完全去感受每个阶段的变化。感受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我的变化。最终让其以一个和谐健康、感恩的心理状态在校园里生活。在每次咨询后,或是班主任与其交流后,让他回去写日记,并交到班主任处保管。主要是记录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最后个过程结束后将之拿出交与学生。(求助者中心疗法与认知疗法)
这名学生在第二个学期的治疗与教育结束后,就有了很大很好的变化,一是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二、人际关系的改善。三、更好的适应了校园学生。最终这名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在学校毕业双选会时,他受到多家用人单位青睐,现在在广东某养殖公司成为技术骨干,也是公司的中层领导。
二、识别学生心理与行为重要性。
很多班主任在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断定学生的品质,如大部分人不能接受小偷小摸行为,认为是品质问题,会带着个人情绪去处理问题,嘴里不出来,但心里确实有看法。因而带着不认同的看法去处理学生问题时,处理结果是有偏颇的。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反感和厌恶心理,出现对抗,逆反,使班级工作难以开展。严重的会导致学生辍学等问题出现。学会识别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还能将学生当中存在的心理与行为的安全隐患危险度控制住。
所以如果班主任在心理知识方面增强一些,不只是凭着经验来看待与处理学生。懂得识别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更能客观的一些,能对学生做到不冤枉,不放弃,公平、公正。得到学生的认可,能改变班主任主观判断问题的习惯,及看待学生问题的观念。更重要的是班主任会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客观对待学生,客观对待学生问题,达到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同学怀有感恩的心情,能使学生有健康向上的心态。班主任能处理好学生问题,而学生也感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赖,这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三、如何识别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
如何识别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呢?班主任在这一方面最好是要接受一定的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班主任在识别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就该对以下基本知识要学会并懂得。第一,对心理健康标准要懂得。第二,对中职学生心理状态、趋向要掌握、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征要清楚。第三,班主任要学习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与精神病相识别,与神经症症状相识别,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相识。此内容的学习,最好是得到相关培训与指导比较好。如果班主任能够接受更多地心理知识培训,这对班主任与学生都会有好的发展趋向,也希望各个中职学校重视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以上是我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