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大多14-18岁,他们正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交界点,具备渴望被认可为成熟与本身心理和生理并不成熟的矛盾时期,因此他们身上有很多缺点和不良行为习惯。这些习惯,除因为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影响外,还与学生本身的品行潜质有关。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遇到学生任性、固执、不听劝告,依赖手机,我行我素的事件,从而成绩一度落后,变成差生。以前我总是使用班规严格要求每一位同学,处理此类事件自以为果断、坚决,不留后遗症。可是往往伤害了学生还很稚嫩、没有成熟的人格,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留下了很多阴影。近期我又遇到类似的现象,开始思考站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角度,采用巧妙的给予期望期待的心理暗示方式以及制定行为契约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任性、固执、不听劝告,依赖手机,我行我素”这些棘手问题。
1.由“任性、固执”到“配合、体谅”
情景再现:
学校举行广播体操比赛,要求班主任自行准备时间练习,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也为了给学生一个鼓舞士气的机会,我决定在赛前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便能够取得一个理想成绩。于是在比赛的前一周,我每天晚自习会抽出两个组的学生去解剖实验室练习广播体操,在我的鼓励下,起初大家的士气高涨,练习的也很认真,可是在分解动作的教授过程中,有些同学就比较耐不住性子了,他们觉得体育老师已经教过了,所以并不需要再重复练习了,而我看到他们做的动作并不规范,所以我的强烈要求与他们的内心需要产生矛盾,于是有些同学开始心不在焉,其中彭浩做的特别随意,所以我停下了全体同学,说“彭浩,是不是你不会做呢,如果不会做的话,我找个会做的同学教你?”他说:“我会”我接着说:“如果会做,那就认真做,做好了,合格了,我们大家就都休息”他同意了,可是过了10分钟,他又开始不认真,于是我这次专门模仿他做的蹩脚的动作,让大家开心,结果大家哄堂大笑,但是他好像也没有说什么,依然接受了我让他再坚持一下的建议,可是后来在练习了十多分钟之后,依然是他出问题了,这次我干脆让别人休息,让他单独做,由于平时他也是跟舍友相处融洽,也经常开玩笑,所以我这样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后果,可是当大家都因为这件事起哄嘲笑他的时候,这下他彻底不配合了,直接严声厉色的说:“我不做了,再也不练了,你们爱谁练谁练”。一个平时比较随和的学生一下这么说话,我有点意外,不过我没有批评他,紧接着说到:“可能彭浩太累了,让他休息一下,其他人继续练习”。以后的几天他也总是不再那么听话,而是变得很偏执,固执,上课有时也会不听班干警告违反纪律,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开始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处理办法:
首先,我先给家长打电话了解彭浩的情况,经了解,我发现彭浩父母一直都是两地分居,父亲游手好闲,没有固定工作,母亲带着妹妹出外打工赚钱,读中学的时候主要是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中学毕业后,母亲感觉彭浩已经长大,所以跟他父亲协议离婚,由于彭浩长期缺少母亲关怀照料,针对这一现状我考虑到可能我让他在同学面前出丑,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表面看他嘻嘻哈哈不在意,其实心里已经受伤,意识到这一点,事后我没有再批评教育他,相反我向他承认了我的失误,向他道歉,可能他觉得班主任给他道歉非常意外,所以他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并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事不认真,上课也保证认真听讲;其次,了解清楚彭浩的爱好,他喜欢练书法,于是我通过私下的关系,联系书法协会的会长,让他进书法协会练习,虽然他选择不成为会员(因其同时热爱篮球已经成为体育协会的会员),但是通过我带他去书法协会参观,让他熟悉环境,并与会长商定允许他平时去学习、练习,这样的决定看得出他还是蛮开心的。最后,我组织并倡导彭浩宿舍的其他成员,多多关心彭浩,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发现彭浩的一些上课不良行为习惯改变了不少,在黑板报设计的过程中他能够积极协助组织委员设计完成,积极拥护我的管理教育以及开开心心跟大家相处,我由衷的感到欣慰。
事后反思: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针对这样家庭教育环境不善,家庭环境不好,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教育不力的现象。我总结到:第一,要多跟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情况有所熟知;第二,针对这类学生长期缺少关爱的现象,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我们需要既要扮演好严师,也要充当“慈父、慈母”因为只有爱才可能化解一切阴霾;第三,实实在在的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人爱好出发,因材施教,多鼓励,多赞许,多认可,多表扬,树立憧憬美好生活的信心,增强面对失败与挫折的勇气,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有技术、有品行的优秀中职生。
2.由“依赖手机,我行我素”到“约束自我,严格自控”
情景再现:
开学一个多月,动物营养任课老师向我反映了我班上课纪律问题:上课玩手机的同学有所增加,采取督促、批评的措施,仍然不能改善这样的现状,于是我晚上晚自修去班里,讲明了这一现象,并警告学生,“从明天开始如果再有同学上课离不开手机,我就强行上缴,并替你保管至少一周”第二天上午我没有课,于是顺藤摸瓜去畜产品加工实训课检查上课纪律,果然不出所料,明令禁止不让上课玩,还是有3位同学明知故犯,在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后,我悄悄的走到玩手机的同学面前,将他们的手机缴了上来,其中就有刘柯伶的的手机,其他同学看此情景,全部在那里起哄,鼓掌,见此情景,我也说了一句:“手机没收一周,下了课自行找我拿手机卡”安抚好其他学生,我就离开了。下了课,两位同学来我办公室领手机卡,我又顺便批评了一番,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确实做错了,也谦虚接受了批评。直到下午,也没有见刘柯伶来取手机卡,而且下午上课前班长给我打电话说刘柯伶无故旷课,在宿舍睡觉,同宿舍的其他成员跟她交流,她也不友好的应答。根据这些现象,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于是开始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处理办法:
首先,我先给家长打电话了解刘柯伶的情况,经了解,我发现刘柯伶父母在她4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父亲游手好闲靠家里一个生意门面以及收取房租维持生计,至今没有再婚;母亲后来再婚并与继父生养一个男孩。跟刘柯伶谈话我了解到她判给父亲抚养,父亲除了能够提供日常生活学习开支外,平时对她也没有什么教育,父亲爱好玩电脑,打游戏,所以她也染上这样的恶习,手机不离手,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就坐在电脑前,针对这一现状我考虑到他父亲的行为对她已经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主动给她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让她父亲了解刘柯伶有手机依赖的现象,并要求他能够在孩子回家的时候,多陪她出去走走,聊聊天,尽量减少坐在电脑前的时间,他的父亲也同意配合纠正她的这种恶习。其次,我跟她制定“行为契约”。内容如下:上课期间从时时刻刻离不开手机,先到一节课只能偷偷看2次手机,如果一天下来,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老师就奖励加3分;一周之后,如果上个周坚持很好,本周就定新的目标,一节课只能看一次手机,如果一天下来,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老师就奖励加4分;下个周,坚持每节课不看手机,如果坚持下来,老师就奖励加5分。同时鼓励她,如果这样努力下去,慢慢地她就会赶上别的同学,甚至超过他们。并倡议让老师、爸爸妈妈、同学一起来监督她。我们以书面形式约定好,并各自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诚意与重视。她是一个很有记性的学生,在最近几周的学习中,确实我发现她按照契约规定在履行自己的承诺,我也践行我的许可,给她加分为她加油。最后,在她践行行为契约的过程中,我找她的同桌也是我们班团支书监督她的行为,时时鼓励她坚持下去;了解到她喜欢跳舞,于是组织文艺委员还有几个爱跳舞的女生并找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喜爱的舞蹈视频,倡议大家平时可以学舞蹈,以充实课余生活,慢慢将手机放下。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发现刘柯伶的手机依赖行为减少了很多,目前“行为契约”还在执行过程中,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拿出手机看上两眼,但毕竟这种方式针对她确实收效颇丰了,看到她能够开开心心和其他同学一起练舞蹈,我真的欣慰很多。
事后反思: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针对这样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我总结到:第一,要多跟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情况、行为习惯有所熟知;第二,制定符合学生心理的“行为契约”,在学生能够完成任务时,及时书面进行表扬,鼓励,根据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并制定下一步目标,让“行为契约”成为学生前进中的“充电器”;第三,真真正正的从学生的个人爱好出发,因材施教,多鼓励,多赞许,多认可,多表扬,树立憧憬美好生活的信心,增强面对失败与挫折的勇气,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中职生。